全国高血压日 | 警惕“无声杀手”
发布者:北京添福家中医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2.10.09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诱发心、脑、肾等类型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因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也被称为“无声杀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8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2%
也就是说,每4个成年人就有1个患有高血压病
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升高
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最大的危险因素,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占到41%。
那么,应该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并诊断高血压病?又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诊断
1、诊室测量血压:未使用降压药物,非同日3次测量坐位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24h动态血压:
24h平均血压≥130/80mmHg、
白天平均血压≥135/85mmHg、
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
3、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与真实血压≥140/90mmHg相对应。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应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测量,最好休息≥5分钟,排空膀胱,不在饮酒、喝茶或咖啡以及抽烟后测量血压,避免被测量者出现紧张、劳累、焦虑等情绪。
2、测血压时建议采用坐位,桌子和椅子的理想高度差是25~30cm,一般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袖带缠在上臂中部,距离腋窝2~3cm处,袖带高度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血压计的袖带应根据被测者的手臂周长选择大小合适的,如果袖带过紧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松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3、临床数据表明,70%以上的人有两个血压的高峰和低谷,清晨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中午12~13点为第一个低谷;下午16~18点为第二个高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建议最好在清晨起床后进行测量。
4、在测量血压时充气压迫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引起全身血管出血反射性收缩而使血压升高,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高血压患者有哪些常见症状?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早期有些高血压患者并无特异性症状,有些则有头痛、头晕、恶心、胸闷气短以及夜尿多、乏力、发作性软瘫等。
晚期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器官损害:
①心脏、心血管,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②大脑、脑血管,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③大小动脉,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④肾脏、肾血管,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⑤眼底血管,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高钠、低钾膳食:中国人普遍对钠敏感,人均食盐日摄入量显著高于推荐量(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2、超重和肥胖:BMI=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BMI大于25为超重,BMI大于27为肥胖。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的1.16~1.28倍,随着内脏脂肪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此外内脏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可导致糖、脂代谢异常。
3、吸烟、过量饮酒:吸烟有害健康,限制饮酒与高血压下降有关,目前有关少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证据尚不足,相关研究表明,即使对少量饮酒的人而言,减少酒精的摄入量也能够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4、长期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有研究显示,精神紧张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18~1.55倍。
5、其他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另有研究显示,暴露于PM2.5、PM10、二氧化硫和臭氧等污染物中均伴随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
如何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控制血压,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的防治原则为根据患者血压和总体风险水平,建议改善生活方式,长期、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其他疾病。
其中,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主要措施包括:
①限制钠盐:钠盐摄入(<6g/天),适当增加钾盐摄入;
②健康饮食:减少富含油脂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少吃快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③健康体重:控制体重指数<24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④戒烟限酒:严格戒烟,不饮酒或限制饮酒,成年男性<25g/天(750ml啤酒或250ml红酒或50ml白酒),成年女性<15g/天;
⑤坚持运动: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⑥健康心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确诊高血压患者如何管理?
1、血压的控制水平
①单纯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可耐受者建议降至130/80mmHg以下;
②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③80岁以上的患者降压目标在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
2、长期监测与规范治疗
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按时复查血压,切忌自行停药或换药。
只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心脑肾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就会下降,临床显示,控制住血压可降低40—50% 的脑卒中和15—30%心脏病发生风险。另外,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科学降压。
“控住血压,幸福一生”。
热门推荐
更多 >暑期青少年睡眠危机:超95%学生缺觉,中医调理来破局!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小学生每日需睡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但实际数据触目惊心:95%的小学生、91%的初中生、84%的高中生上学日睡眠不足。更严峻的是,暑假期间青少年睡眠质量也在进一步恶化,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昼夜节律紊乱等问题。青少年睡眠不足的三大“元凶”01生活节奏被打乱专家指出,青
你还在用断食减肥吗?中医健康减重半年减60斤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身体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正是减肥的黄金时期!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3年计划的推进,科学减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中医针灸和穴位埋线等传统疗法实现的健康生活方式。这篇攻略将带你了解如何通过中医的智慧,轻松迎接春日焕新!中医减肥3大法宝:针灸、埋线、中药调理1、针灸:通过针
警惕!孩子站不直坐不正,脊柱侧弯在“作祟”,暑假矫正刻不容缓!
孩子站不直,坐不正,写一会作业就喊腰疼,如坐针毡......这可能不是孩子懒,而是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已然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又一大隐患。脊柱侧弯,即脊柱偏离正常的垂直中轴线,呈现出“S”形或“C”形的弯曲,且常伴有脊柱的旋转。依据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的标准,当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检查显
站不直、坐不正可能是脊柱侧弯!中医正骨让孩子“挺直脊梁”
孩子站不直,坐不正,写一会作业就喊腰疼,如坐针毡......这可能不是孩子懒,而是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已然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又一大隐患。脊柱侧弯,即脊柱偏离正常的垂直中轴线,呈现出“S”形或“C”形的弯曲,且常伴有脊柱的旋转。依据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的标准,当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检查显
小月说康复 | 中风偏瘫后拇指内扣怎么办???
中风偏瘫后拇指内扣是常见的后遗症,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肌肉力量减弱或关节活动受限。大部分偏瘫患者在康复中上肢功能的恢复相对下肢更难;而上肢功能又主要集中在拇指,拇指占据了五成以上的手功能。由于手部出现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偏瘫患者的患手大部分会处于握拳状态,并且是以一种四指握住拇指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