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说中医

“中医康复”初探 ——浅论中医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北京添福家中医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4.12.16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中医的大力扶持,中医的很多治疗手段在康复医疗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医整体论、辩证论、治未病的健康理论,本身就包含着康复的思想和方法,各级大小康复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康复科等纷纷引入中医治疗手段,成为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渐成常态。于是,“中医康复”也逐渐成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专有名词。


然而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把针灸、拔罐、推拿、泡脚等中医治疗手段当成了“中医康复”的全部,恐怕是没有理解康复医学的内在逻辑,也不了解中医在康复医疗中能够发挥的真正作用,“中医康复”的真实意义和价值在这种简单化的认识之中,有可能真的停留于一种表面的热闹而最终成为可有可无的形式。


如果只是普通大众有这样的理解也是情有可原。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中医、康复医疗专业医务工作者,也没有对于中医与康复医学如何深入结合形成真正的“中医康复”而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人云亦云,恐怕和普通大众停留在同样的认识水平上,这才是值得引起关注的问题,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概念来理解中医康复而最终成为一种定论,那对于“中医康复”乃至中医本身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因此,很有必要透过表面的众说纷纭,来探讨一下“中医康复”的本质。

康复医学的含义和内容,自有明确的学术定义和说明,相关的书籍文章汗牛充栋,无须赘述。“中医康复”从文字结构的表达可以了解,应该以康复医学的逻辑为基础,把中医的思想和方法按照这样的逻辑与康复医学进行结合,从中发现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最终形成一种中医与康复有机结合的“中医康复”诊疗服务模式。


康复诊疗的逻辑大致可以分解为评定、诊断、治疗三个过程:通过评定确定患者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根据评定的结论为患者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和实施计划;运用PT、OT、ST、认知、吞咽等康复治疗手段以及水疗、理疗等其他手段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过程中中医外治手段的应用,是在治疗过程中加入了中医方法的运用。然而,没有中医的评定、诊断及治疗方案实施计划在全过程的介入,仅有治疗手段的应用,缺乏科学严谨的合理性依据,不仅可能效果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有适得其反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41211151524.jpg

因此,“中医康复”,应该从康复评定开始,即结合中医的诊疗思想,设计与康复评定相结合的中医评定的内容和方法,形成“中医康复评定”结论;根据“中医康复评定”结论,得出包含了中医和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诊断结论,并据此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及实施计划;中医治疗手段的应用,不仅外治手段可作为康复治疗方法的有机组成,中药调理,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也成为康复治疗的合理内容。


“中医康复评定”所得出的综合评定诊断内容有充分依据的严谨结论,据此,可以制定更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一方面,根据康复患者的不同身体障碍类型以及肌能障碍的不同程度,来确定中医治疗手段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和应用时机,可以大幅提升中医+康复的康复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中医整体施治、辨证施治的思想,可以贯穿康复治疗的始终,在康复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的不同阶段,辅以中药及其它治疗方法的调理,也可以使得康复治疗的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为患者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时,康复治疗、中医手段的应用、中医调理都是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定的,实现中医和康复的有机结合。

微信图片_20241212152828.jpg

康复患者接受康复诊疗的过程,我们可以大致的描述为:初步诊断——评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处方)——治疗/评定——回归家庭——持续康复。其中,“持续康复”四个字,是康复诊疗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因疾病造成的身体功能的损伤,需要持续康复才有可能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而某些残存的其他部分肌体功能,也需要持续康复才能保持这些功能不会逐渐退化乃至完全丧失。这与中医整体论和治未病思想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持续康复”不仅是回归社会、重新适应生活的基础,也是疾病之后恢复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保障。很多中医治疗手段在患者结束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开始居家自我“持续康复”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灵活应用;而中医养生的思想和方法,也是“持续康复”的有效途径。

微信图片_20241108165216.jpg

由此可见,中医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贯穿康复诊疗的全过程,在康复诊疗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与现代康复的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这样的结合,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尝试、摸索、积累并总结提炼,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体系,为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撑、补充和选择,逐渐成为现代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中医康复”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热门推荐

更多 >

暑期青少年睡眠危机:超95%学生缺觉,中医调理来破局!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显示,小学生每日需睡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但实际数据触目惊心:95%的小学生、91%的初中生、84%的高中生上学日睡眠不足。更严峻的是,暑假期间青少年睡眠质量也在进一步恶化,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昼夜节律紊乱等问题。青少年睡眠不足的三大“元凶”01生活节奏被打乱专家指出,青

你还在用断食减肥吗?中医健康减重半年减60斤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身体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正是减肥的黄金时期!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3年计划的推进,科学减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中医针灸和穴位埋线等传统疗法实现的健康生活方式。这篇攻略将带你了解如何通过中医的智慧,轻松迎接春日焕新!中医减肥3大法宝:针灸、埋线、中药调理1、针灸:通过针

警惕!孩子站不直坐不正,脊柱侧弯在“作祟”,暑假矫正刻不容缓!

孩子站不直,坐不正,写一会作业就喊腰疼,如坐针毡......这可能不是孩子懒,而是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已然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又一大隐患。脊柱侧弯,即脊柱偏离正常的垂直中轴线,呈现出“S”形或“C”形的弯曲,且常伴有脊柱的旋转。依据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的标准,当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检查显

站不直、坐不正可能是脊柱侧弯!中医正骨让孩子“挺直脊梁”

孩子站不直,坐不正,写一会作业就喊腰疼,如坐针毡......这可能不是孩子懒,而是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已然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又一大隐患。脊柱侧弯,即脊柱偏离正常的垂直中轴线,呈现出“S”形或“C”形的弯曲,且常伴有脊柱的旋转。依据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学会的标准,当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检查显

小月说康复 | 中风偏瘫后拇指内扣怎么办???

中风偏瘫后拇指内扣是常见的后遗症,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肌肉力量减弱或关节活动受限。大部分偏瘫患者在康复中上肢功能的恢复相对下肢更难;而上肢功能又主要集中在拇指,拇指占据了五成以上的手功能。由于手部出现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偏瘫患者的患手大部分会处于握拳状态,并且是以一种四指握住拇指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