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初探 ——浅论中医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北京添福家中医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4.12.16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中医的大力扶持,中医的很多治疗手段在康复医疗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医整体论、辩证论、治未病的健康理论,本身就包含着康复的思想和方法,各级大小康复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康复科等纷纷引入中医治疗手段,成为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渐成常态。于是,“中医康复”也逐渐成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专有名词。
然而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把针灸、拔罐、推拿、泡脚等中医治疗手段当成了“中医康复”的全部,恐怕是没有理解康复医学的内在逻辑,也不了解中医在康复医疗中能够发挥的真正作用,“中医康复”的真实意义和价值在这种简单化的认识之中,有可能真的停留于一种表面的热闹而最终成为可有可无的形式。
如果只是普通大众有这样的理解也是情有可原。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中医、康复医疗专业医务工作者,也没有对于中医与康复医学如何深入结合形成真正的“中医康复”而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人云亦云,恐怕和普通大众停留在同样的认识水平上,这才是值得引起关注的问题,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概念来理解中医康复而最终成为一种定论,那对于“中医康复”乃至中医本身的发展,都是有害的。因此,很有必要透过表面的众说纷纭,来探讨一下“中医康复”的本质。
康复医学的含义和内容,自有明确的学术定义和说明,相关的书籍文章汗牛充栋,无须赘述。“中医康复”从文字结构的表达可以了解,应该以康复医学的逻辑为基础,把中医的思想和方法按照这样的逻辑与康复医学进行结合,从中发现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最终形成一种中医与康复有机结合的“中医康复”诊疗服务模式。 康复诊疗的逻辑大致可以分解为评定、诊断、治疗三个过程:通过评定确定患者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根据评定的结论为患者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和实施计划;运用PT、OT、ST、认知、吞咽等康复治疗手段以及水疗、理疗等其他手段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过程中中医外治手段的应用,是在治疗过程中加入了中医方法的运用。然而,没有中医的评定、诊断及治疗方案实施计划在全过程的介入,仅有治疗手段的应用,缺乏科学严谨的合理性依据,不仅可能效果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有适得其反的风险。 因此,“中医康复”,应该从康复评定开始,即结合中医的诊疗思想,设计与康复评定相结合的中医评定的内容和方法,形成“中医康复评定”结论;根据“中医康复评定”结论,得出包含了中医和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诊断结论,并据此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及实施计划;中医治疗手段的应用,不仅外治手段可作为康复治疗方法的有机组成,中药调理,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也成为康复治疗的合理内容。 “中医康复评定”所得出的综合评定诊断内容有充分依据的严谨结论,据此,可以制定更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一方面,根据康复患者的不同身体障碍类型以及肌能障碍的不同程度,来确定中医治疗手段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和应用时机,可以大幅提升中医+康复的康复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中医整体施治、辨证施治的思想,可以贯穿康复治疗的始终,在康复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的不同阶段,辅以中药及其它治疗方法的调理,也可以使得康复治疗的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为患者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时,康复治疗、中医手段的应用、中医调理都是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定的,实现中医和康复的有机结合。 康复患者接受康复诊疗的过程,我们可以大致的描述为:初步诊断——评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处方)——治疗/评定——回归家庭——持续康复。其中,“持续康复”四个字,是康复诊疗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因疾病造成的身体功能的损伤,需要持续康复才有可能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而某些残存的其他部分肌体功能,也需要持续康复才能保持这些功能不会逐渐退化乃至完全丧失。这与中医整体论和治未病思想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持续康复”不仅是回归社会、重新适应生活的基础,也是疾病之后恢复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保障。很多中医治疗手段在患者结束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开始居家自我“持续康复”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灵活应用;而中医养生的思想和方法,也是“持续康复”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中医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贯穿康复诊疗的全过程,在康复诊疗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与现代康复的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这样的结合,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尝试、摸索、积累并总结提炼,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体系,为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撑、补充和选择,逐渐成为现代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中医康复”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下一篇:解锁肠道顺畅秘籍!中成药来助力
热门推荐
更多 >睡眠误区大揭秘:这些坑你踩过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睡眠似乎成了我们最容易“牺牲”的“奢侈品”。但你知道吗?错误的睡眠习惯,可能正悄悄侵蚀着你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几个关于睡眠的常见误区,看看你中招了没?误区一:睡得少VS睡得晚,哪个更伤身?睡得少: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短期会出现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情绪焦躁,免疫力降低等情况
难以入睡,失眠多梦?这些方法帮你找回好睡眠
“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来,请它捧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钱钟书在《围城》里的这段话,相信说出了很多失眠朋友的心声。无论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还是睡眠浅易醒,失眠——让太多的人饱受精神和躯体的折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带您一起深入探讨失眠的原因及改善方法。“真
烟雾病:康复师带你穿越脑血管的"迷雾森林"
烟雾病,医学上又称自发性脑底动脉环闭塞症。它是一类脑血管疾病,特征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出现缓慢进展性的狭窄,最终导致闭塞,同时在脑底形成代偿性的异常血管网。由于这些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袅袅 “烟雾”,故而得名 “烟雾病”。烟雾病的四大分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春风拂面却喷嚏连连?中医教你应对春季过敏
春风一吹,喷嚏不断?眼睛痒到揉红?这些可能是过敏在“捣乱”。春季过敏就像身体对环境的“过度反应”,中医带你探寻过敏背后的真相,教你用中医的方法对抗春日烦恼。春季过敏的几个表现,你中招了吗?1.呼吸道喷嚏:晨起或外出后连续打喷嚏,一打就是五六个起步。鼻涕鼻塞:清鼻涕像关不住的水龙头,纸巾不离手,睡
深度解析:长期睡眠障碍的危害竟然这么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为了生活奔波,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优质的睡眠。你知道吗?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会让你的精神状态大打折扣,更会在悄无声息中侵蚀你的身心健康,引发多个系统疾病。今天,我们带你深入了解长期睡眠障碍的危害,并与你分享如何通过中医的手段,找回那个元气满满的自己。一、大脑与神经系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