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养生 | 关元穴的居家保健
发布者:北京添福家中医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3.04.10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堪比人参的关元穴的主治功效,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益处,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关元穴如何选穴,居家保健该如何操作。
关元穴的定位选穴方法
准确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简便取穴:取穴时,以本人的四指并拢,平放于肚脐下,以中指中节为准,四指并拢宽度所在的位置就是关元穴。
关元穴的居家保健方法
1、艾灸
我们对关元穴进行温和灸时,艾条距离关元穴2-3cm,可采用高低错落的雀啄灸或小幅度的回旋灸法,以局部红晕为度,或感觉有一股暖流从穴位所在处向内渗透,下腹部感觉温热舒服的时候方可停止。
为什么艾灸能起作用,原因在《扁鹊心书》中也提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能保证人体阳气充沛,阳气的温煦对于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以及人体抵御外界病邪侵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艾叶有三大特点“温中、逐冷、除湿”,正因如此,它才从数以千计的中药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医外治疗法的一颗常青树。冬季艾灸更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有助于热气内达而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温阳气、散寒气、疏风解表、调和气血,从而纠正出现偏颇的体质状态。
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加大火力呢?那就是隔附子饼灸。取一定量的附子,研成细末,用黄酒调成0.4cm厚的饼,中间用针刺出一些小孔,然后放在穴位上,将艾柱放在附子饼上,每次灸15分钟,每周灸1次即可。附子性温,具有补火助阳的功效,加上艾灸的温热作用,固藏阳气。(具体操作方法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摩腹
摩腹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以静制动,温养脏腑。著名国医大师郭成杰郭老50多岁时,由于肠胃功能退化,常常便秘,他想要通经活络,延缓器官衰老,于是自创了一套一拍三揉(拍胸、摸耳、揉肚、揉髌骨)养生操,十分重视摩腹。摩腹正好可以刺激到人身自带的保健要穴——关元。
方法也很简单,大家可以自行操作,只需每日睡前将双手揉搓至温热后开始摩腹,便秘者以顺时针方向,腹泻者选择逆时针方向,每日5~10分钟为宜,重在坚持。
现代医学也在试图探究摩腹对于机体产生正向回馈的机理,研究表明:按摩腹部的作用不仅在于舒缓治疗局部病痛,它还对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都有调整和促进作用。在冬季摩腹可直接按揉牵拉内脏器官特别是胃肠,促进其血液循环,使其蠕动加强促进了胃对食物的消化以及小肠对食物的再吸收作用。
通过两期文章的介绍,相信您对关元穴有了一定的了解,关元穴有培元固本,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家中即可通过按摩或艾炙来进行养生保健。在这里提醒您,如果您没有艾灸经验,建议您不要盲目操作,可到添福家中医康复医院康复科,由专业的中医师为您操作,教您掌握具体的艾灸方法和技巧。
我院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北京市医保患者持医保卡就医
均可享受医保报销
下一篇:三伏天养生保健必须注意的几件事
热门推荐
更多 >睡眠误区大揭秘:这些坑你踩过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睡眠似乎成了我们最容易“牺牲”的“奢侈品”。但你知道吗?错误的睡眠习惯,可能正悄悄侵蚀着你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几个关于睡眠的常见误区,看看你中招了没?误区一:睡得少VS睡得晚,哪个更伤身?睡得少: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短期会出现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情绪焦躁,免疫力降低等情况
难以入睡,失眠多梦?这些方法帮你找回好睡眠
“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来,请它捧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钱钟书在《围城》里的这段话,相信说出了很多失眠朋友的心声。无论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还是睡眠浅易醒,失眠——让太多的人饱受精神和躯体的折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带您一起深入探讨失眠的原因及改善方法。“真
烟雾病:康复师带你穿越脑血管的"迷雾森林"
烟雾病,医学上又称自发性脑底动脉环闭塞症。它是一类脑血管疾病,特征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出现缓慢进展性的狭窄,最终导致闭塞,同时在脑底形成代偿性的异常血管网。由于这些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袅袅 “烟雾”,故而得名 “烟雾病”。烟雾病的四大分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春风拂面却喷嚏连连?中医教你应对春季过敏
春风一吹,喷嚏不断?眼睛痒到揉红?这些可能是过敏在“捣乱”。春季过敏就像身体对环境的“过度反应”,中医带你探寻过敏背后的真相,教你用中医的方法对抗春日烦恼。春季过敏的几个表现,你中招了吗?1.呼吸道喷嚏:晨起或外出后连续打喷嚏,一打就是五六个起步。鼻涕鼻塞:清鼻涕像关不住的水龙头,纸巾不离手,睡
深度解析:长期睡眠障碍的危害竟然这么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为了生活奔波,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优质的睡眠。你知道吗?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会让你的精神状态大打折扣,更会在悄无声息中侵蚀你的身心健康,引发多个系统疾病。今天,我们带你深入了解长期睡眠障碍的危害,并与你分享如何通过中医的手段,找回那个元气满满的自己。一、大脑与神经系统-记忆